來源:網絡資源 2009-04-10 09:50:07
擇校應慎重
鄰居在鎮(zhèn)上做五金、建材、油漆生意,每年都有20余萬元的收入。腰包鼓了,但教育孩子的時間卻沒了。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小學三年級時,他就把孩子從鎮(zhèn)中心小學轉到了市區(qū)的一所私立學校,每學年需交6000元的擇校費。他聽人說這家私立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,教學質量一流,師資力量棒,硬件建設標準高。
轉眼,他兒子在這家私立學校上了一學期,期末考試完回家后,他看到了兒子的成績單:科科都在90分以上。兒子上學以來破天荒考了門門優(yōu)秀。要知道,他兒子在鎮(zhèn)中心小學上學時,語、數兩門主科都是剛及格。他大喜過望,后悔把兒子送晚了幾年,如果從小學一年級時就把兒子送到這家學校去,效果一定會更好。
誰料,孩子在這所私立學校上了一年半,非要轉學,問原因,也不說。他說:“你不說,就不給你轉學!”他兒子說:“我學習跟不上。”他說:“那你考試怎么門門優(yōu)秀?”他兒子說:“考前老師都把考題講了講,考試時,老師監(jiān)考也不嚴。”他只好把兒子又送回了鎮(zhèn)中心小學……
走如此彎路的家長并非鄰居一個,即使你有條件、有關系、有能力為孩子擇校,但有時未必會達到目的。擇校不是家長一廂情愿的事,除了考慮經濟因素外,更應考慮孩子的學習基礎、學習效果等智力因素以及學習習慣、興趣愛好等非智力因素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并非每個孩子都適合擇校。為孩子擇校,家長應三思而后行。(河南省嵩縣田湖鎮(zhèn)第一初中高順喜)
刻骨銘心的經歷
有些事情就是這樣,想記住的總也記不住,想忘卻的卻總也忘不掉。初中畢業(yè)升高中的那段經歷,隨著時光的流逝,在我心中卻愈發(fā)清晰,刻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。
中考成績出來后,對照高中錄取分數線,禁不住大吃一驚:我的成績與分數線僅3分之差。3分不算多,但關鍵時刻卻能決定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。對我來說,則意味著升學無望,只能回到鄉(xiāng)下繼續(xù)父親的“事業(yè)”。這并不是我的理想。
父母知道后,并沒有責備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沉默了許久,父親突然把手中的煙摔在地上,用腳狠狠地踩了踩:“實在不行,咱就多花點兒錢!”
去縣重點高中讀書,要多交3000元錢,F在來說算不了什么,但在15年前,在那個“萬元戶”還是新鮮事物的農村,絕對算得上一筆很大的開銷。父親輕易不求人,但為了我能繼續(xù)學業(yè),他只能把一切都拋在腦后,硬著頭皮去敲親戚家的門。能借的都借遍了,錢仍然沒有湊夠。實在沒有辦法,父親含淚賣掉了家里種田的老黃牛——那可是父親的心頭肉!
事情已經過去了好多年,現在回想起來,心中仍然不是滋味。為了爭取一個上學的機會,我們一家人的付出有誰能體會和理解?假設我是教育部長,我會讓“享受公平教育”成為每名學生最基本的權利,家長再也不必為擇校費問題發(fā)愁,教育不公平的現象永遠成為歷史。ㄟ|寧省大連市高立樹)
擇校熱該“退燒”了
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了擇校的產生。擇校的實質就是對優(yōu)質教育資源的爭奪。重點小學、知名中學、理想大學,是許多父母給孩子設計的人生“三部曲”。
擇校造成“優(yōu)校”班級普遍臃腫,影響了教學的效果,增加了教師的負擔,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。我所教的班級達80多人,學生超額,增加了我們做教師的工作量和管理難度,還導致學校校舍、師資及相應的配套設施滿足不了教學要求,有些學校為了面對每年9月的“擴招”,只好搭建活動板房,臨時聘請代課教師。由于教室人數太多,造成教室空氣質量下降,有的學校連學生做課間操的場地都沒有。由于學生增多,在師生互動過程中,盡管有的學生一直舉手想回答問題,但一節(jié)課只可能讓10多名學生參與討論發(fā)言,許多學生得不到教師及時關注,這與孩子的成長需要不相適應,也違反了教育規(guī)律。
學生超額還給學校管理帶來潛在隱患,特別是安全問題。學校的各種場所和設施的設計,都是按照一定規(guī)模的標準進行的,學生數量的增多,增加了這些設施的負擔,如果管理不好,或遇到什么情況,容易引發(fā)安全事故。有一所實驗小學,學生數有2000多,而茅廁只有6個坑位,學生上廁所擁擠不堪,學校只好每天安排教師在廁所內維持秩序。
擇校是一種教育現象,也是一種社會現象,必須從優(yōu)化教學資源開始,標本兼治,循序漸進,逐步化解擇校問題。如果擇校熱愈演愈烈,最終受傷的將是我們的學生。(江蘇省大豐市第二小學韋中華)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