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合 2010-09-09 11:22:34
引言:2010年,北京大學通過“中學校長推薦制”推薦制從39所中學確定了90名優(yōu)秀學生,最終有85名學生如愿被北大錄取。其中,北京4位中學校長推薦的16名學生,有15名被北大錄取,另外1名學生的高考成績沒到降分后的錄取線。
同時京華時報以《英才少年》為題,刊登了6位北大新生的故事和訪談,除了李敖的兒子,5位是校長推薦生,其中兩位是人大附中的學生。
英才劉頔:理科生寫歌拍戲嘗試另類生活
英才檔案錄取院校:北京大學英語系 畢業(yè)院校:人大附中理科競賽班
雖是理科生,劉頔(dí)卻做了許多不符合理科生身份的“另類嘗試”:寫小說、辦雜志、創(chuàng)作歌曲……為了熟悉影視創(chuàng)作,她還偷偷跑去做模特。和她聊天,你會覺得她的高中生活像在經(jīng)歷一場奇妙的冒險,其實這些經(jīng)歷都是劉頔的興趣所在,“在把主業(yè)做好的情況下,我很放任自己喜歡一些東西,然后去追求它”。劉頔的理想是做一名外交官,未來四年,她將在北大外院朝這個目標邁進。
初三完成第一本書
和大部分投身數(shù)理化題海的理科生不同,劉頔在文學方面頗有所長,她不僅愛看書,也經(jīng)常在報紙上發(fā)表作品,5歲就讀完了72部世界名著簡編版,“讀書會帶給我一些很敏感的東西,容易被觸動,懷著這種心情去看這個世界,就會覺得有那么多可寫的地方”。
初三暑假,不到15歲的劉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《陽光正濃—奔兒頭的精華》,這本10萬字的紀實文學,記錄的是她的初中生活。劉頔回憶說,創(chuàng)作《陽光正濃》時,面臨畢業(yè)離校,她非常舍不得朝夕共處的大家庭,“我的初中同學都是一群頭腦特別聰明的人,大家相處得輕松愉快,有一點有趣的事情我都想記下來”。
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按照正常軌道行進,在寫作和聯(lián)系出版社過程中她一直對外保密,不僅用了筆名“徐舒凡”,連新書宣傳也沒有做。直到上高二后,此書在國際展覽中心展出時才告訴同學。
目前,《陽光正濃》的盲文版將很快面市。劉頔說,盲文版出來后,她可能會帶著書走進盲人學校,“希望通過這本書融入盲人群體,切實地為他們做些事情”。
這個暑假,劉頔開始了小說《望不穿》的創(chuàng)作,目前已進入尾聲階段。劉頔說,希望《望不穿》能夠為她帶來全新的體驗。
辦雜志、愛寫歌、愛拍戲
從小接觸奧數(shù),初高中一路走來,進入人大附中理科競賽班,學理科已經(jīng)成了劉頔的一種習慣。但即便在去年拿到了丘成桐中學數(shù)學獎,劉頔仍覺得自己不夠優(yōu)秀,她將學習上的成績歸功于出色的任課老師,“只要跟著老師走,就學得很輕松了”。學有余力時,她更喜歡嘗試其他的可能性,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。
高二那年,劉頔嘗試過辦雜志。當時她和三位班里的女生一起策劃,做一份中學生自己的校園刊物,名為《Maga2ine》。這個名字由Magazine演變而來,幾個90后的北京女孩賦予了它新的含義。“2表示這個人有點傻、有點呆,我們經(jīng)常會用2開同學玩笑”,劉頔說,她還搬出了鄭板橋的那句著名的“難得糊涂”,“有時候你需要‘二’一點,‘二’是一種處世態(tài)度,就是很輕松地面對這個世界。”
《Maga2ine》的出版籌備了很長時間,因為不想把內(nèi)容局限在某校,她們還聯(lián)合了其他四所中學的朋友,10個人常常跑到中關村地下的和合谷“議事”,堆一桌雜志,看別人怎么做版式、用什么樣的紙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和工作,還要負責雜志內(nèi)容的采編。
《Maga2ine》的創(chuàng)辦過程十分不易,從版面策劃、采集稿件到拉贊助商、排版印刷、宣傳全部由這個十人團隊一手完成。到后期,這本雜志由于一些原因?。劉頔不無遺憾地說,有機會仍然會繼續(xù)嘗試做雜志。
創(chuàng)作歌曲也是劉頔生活的一部分,她和同樣學鋼琴的閨密合作詞曲,創(chuàng)作領域囊括了情歌、意識流、人生等各種題材。“鬼魅的傷感,信鴿把錦繡刺在黑暗的邊緣。徹心的痛感,我拾回流放在孤島古老的思念”,這是劉頔作詞的歌曲《阿貢親王》,讀起來有些周杰倫的味道。去年國慶閱兵時,西哈努克親王的出現(xiàn)給了她靈感,她用兩分鐘的時間就寫出了詞,然后發(fā)給閨密譜曲。“最初創(chuàng)作的兩首歌我會邊彈邊唱,爸爸媽媽聽了之后認為非常棒”,劉頔開心地說。已經(jīng)創(chuàng)作出的20多支歌曲,她和閨密都會用彈唱的方式錄下來,希望將來可以找到公司,讓作品面市。
有點綴才叫生活
高考完,劉頔和朋友跑到京郊一影視基地“探班”,某現(xiàn)代都市劇正在那里拍攝,她很幸運地要到了一個有幾句臺詞的護士角色,體驗了一把做演員的感覺。但因為護士服比較大,穿上顯得松松垮垮,劉頔不好意思地說,首次做演員的經(jīng)歷有些尷尬。
在此之前,她還曾在一家廣告公司做過模特。那是高二下半學期,劉頔的想法很簡單:拍廣告是藝人的重要工作,又和影視“屬于一個圈子里的”,于是瞞著媽媽偷偷找了家廣告公司,自己跑去面試,想了解廣告代言的運作。不過紙里畢竟包不住火。某天因為工作推遲,劉頔在公司等了很久都不能回家,媽媽就一直打電話催。無奈之下,劉頔只好全招了,那時已臨近高三,“業(yè)余模特”被家長勒令禁止。
正如對文學、雜志、創(chuàng)作歌曲一樣,劉頔同樣投入地對待表演這個愛好,她不僅看了許多電影、電視劇作品,了解影視圈的各種消息,還閱讀了大量專業(yè)書籍,請教北影的老師,“我希望在這方面同樣能有作品呈現(xiàn)出來,像文學一樣”。當記者問到數(shù)學、文學、寫歌作曲、影視藝術(shù),哪個才是最愛?劉頔認真地想了半天,還是選擇了數(shù)學。對她來說,數(shù)學是主業(yè)、是學業(yè),是賴以生存的東西,而其他的則是興趣、愛好。
高中三年,劉頔其實一直在準備美國大學的申請,但校長推薦名額確定后,她馬上就停止了,她認為那不僅是人大附中給她的殊榮,也是對北大、對母校的責任。關于北大,她說:“北大的厚重能夠幫助我打牢根基,讓我有能力向更高更遠的地方?jīng)_刺。”
劉頔期望,進入北大后,自己的生活能分為兩部分,一個部分是劉頔,希望在北大的環(huán)境里踏踏實實地學習、做學問,實現(xiàn)自己做外交官的志向。另一個身份是“徐舒凡”,她可以寫書、寫歌、去影視圈嘗試不同的生活。
劉頔從不為自己的興趣設阻礙:“我不會說,我不能喜歡這個,太費時間了。人需要有主業(yè)、專業(yè)才能生存,但必須要有琴棋書畫詩酒花這樣的點綴才能叫做生活。我首先要守住我的主業(yè),沒錯,但我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豐富多彩。”
對話英才 學理科是一種習慣
記者:作為一個理科生,寫小說時有什么特別的感覺或者習慣?
劉頔:頭腦很清晰。學理科是一種習慣,用理科的方式去思維也是一種習慣。寫小說前,我會列出來要寫的幾個主要人物,他們的關系、性格等。有很明確的思路。必須要很有條理地去做,不然我會覺得非常非常亂。
記者:《陽光正濃》后,又嘗試過創(chuàng)作新的作品嗎?
劉頔:現(xiàn)在,我正在寫一部新的小說《望不穿》,同樣也是10萬字,但和《陽光正濃》不同,這是一部悲劇。描寫一個優(yōu)秀的年輕人,在生活中的諸多無奈和意外之下,逐漸走向自我毀滅的故事。其中加入了很多很現(xiàn)實的東西,包括我自己經(jīng)歷的、聽到和看到的事情。
記者:你這么喜歡影視藝術(shù),想過做明星嗎?
劉頔:這個也要看機會。但我肯定不會放棄主業(yè),因為我的生活經(jīng)歷、背景決定了我要走這條路。
記者:如果你不是一直以來的優(yōu)等生,而是成績平平的孩子,你會做出另外一種選擇嗎?
劉頔:那我一定去考電影學院了,哈哈。
記者:有沒有特別喜歡的演員?
劉頔:我喜歡周星馳。他非常非常有才。
記者:在學習方面有什么經(jīng)驗可以借鑒?
劉頔:優(yōu)秀的同學太多了,可能也不太需要我去宣傳這個。我自己的感覺是,要保持良好的心態(tài)。高三的時候,像智商、努力之類的因素,可能大家都不會差很多。最重要的是,一定保持輕松、進取的心態(tài)。
附上李頔作品《擺渡者》
作詞:劉頔
茫茫蘆葦岸/只我一人在湖面木槳碎了月圓/激起了水聲潺潺月夜星垂/照亮/這孤寂的黑暗人未眠/鬢先斑/愁眉刻下心酸
我只知道送客下船/卻不知道哪里是終點
日日年年/灑滿慨嘆/又一輪無奈上演
我只知道送客下船/卻不知道哪里是終點
日日年年/灑滿慨嘆/又一輪無奈上演
遙不可及的夙愿/在沒有止境的彼岸
命運畫的圈/扯不斷的線/停不下的旋轉(zhuǎn)
風撩起了煙/舞得曼妙令人艷羨
月色被墨染/獨自酒酣醉的熏染
想那門半掩/桌上備著竹筍豆干
思我未歸的輕嘆/今生我怎得有緣
相關文章鏈接:
北大英才少年培養(yǎng)之路:從“紅樓”詩人到被推薦北大中文系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