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整合 2015-03-07 23:00:16
中考作文序列訓練文題設計:材料議論文
【文題設計】
根據(jù)下面材料寫一篇議論文。
材料:蠶在蛻皮。"疼嗎,姐姐?""你說呢?這是皮開肉綻哪!""那,咱們究竟為了什么?""等你蛻完皮才會明白。"……
參考題目:珍惜生命,如果你珍惜她,失去了才覺得寶貴
【寫作指導】
近幾年的中招考試中,作文命題開始采用給材料作文的形式。這種命題,一方面統(tǒng)一了作文的材料,避免學生作文中的生編亂造;一方面通過寫給材料作文,既考查了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,又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。因為考生對材料理解不透,文章是很難寫好的。
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同學們對身邊的事情能發(fā)表自己的看法,有一定的根據(jù),作一些簡單的分析。給材料作文所提供的大多是一件事情,只要從中分析出一個正確的觀點、道理,文章就算是成功的,但不少學生最頭痛的就是這種給材料不命題的作文,總覺得好寫,可實際情況不是文不對題,就是找不到最佳命題。怎樣才能寫好給材料作文呢?
給材料作文目前根據(jù)寫作方式大體可歸納為"引、析、點、聯(lián)、結"五步法。
一、引,就是在認真閱讀,準確理解題旨的基礎上,將材料中最能提煉出觀點或最能加以引申或借題發(fā)揮的中心語句引入文章的開頭或散放在各段落中。也可以高度概括材料內(nèi)容,為下文議論奠定基礎,切忌全文轉(zhuǎn)抄,出力不討好。當然,如果材料本身就很短,也可全引,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,切實使文章中的論述的展開事出有因,論點的確立有據(jù)可依。
二、析,對所引用的語句、內(nèi)容從不同角度加以引申和發(fā)揮,為論點的提出蓄勢,作好鋪墊。
三、點,在分析、引申和發(fā)揮的基礎上,水到渠成的亮明觀點。例如在練習《"濫竽充數(shù)"的啟示》這個崐作文,我們在分析南郭先生的"混"、"逃"過程中,就可以亮出"做任何工作都要老實,必須具有扎扎實實的真知識真本領。"這個中心論點,為下文的進一步議論張本。(以上均為引論)
四、聯(lián),就是緊扣論點,結合提供的材料,按照寫作要求的規(guī)定,展開由此及彼的聯(lián)想。聯(lián)想過程要結合社會生活實際,思想實際,選擇典型論據(jù)進行論述。這就是說議論文是就事論理,而不是就事論事。這樣文章才會顯得豐滿,針對性強,從而更具說服力。還如《"濫竽充數(shù)"的啟示》,分析了南郭先生不懂裝懂,也亮明了自己的正確觀點,接著我們便可由此展開聯(lián)想,我們當今社會上有沒有南郭先生那樣無真才實學,弄虛作假,欺騙黨和人民的事呢?在我們的同學中有沒有不懂裝懂,考試作弊,以欺騙老師和家長的學生呢?這樣,文章才具社會意義,否則,這個材料就只會被人們看作一個笑話而已。(本論部分)
五、結,引入材料,聯(lián)系實際,對分析的內(nèi)容加以歸納,得出必然的結論,結論部分要照所提供的材料中心,要同提煉出的觀點保持一致。這樣,一則說明你自始自終都是圍繞材料作文,二則顯示出文章既放得開,又收得攏,而許多同學正是忽略了這一點而影響了自己的成績。(以上為結論)
為文之道,本無定法。把握議論文的基本結構,占有豐富的典型論據(jù),動用簡明、準確、生動的語言,就一定能寫出一篇論點鮮明,結構完整,邏輯嚴密,條理清楚,詳略有致,文字通順的好文章。
【例文引路】
成長,需要以挫折為代價
蠶經(jīng)歷蛻皮的痛苦后,能迎來新生的喜悅;蝴蝶艱難地化蛹而出,才能翩翩飛舞在花叢。成長,有時需要以挫折為代價。
小草如果因為沒有樹的偉岸而而感到痛苦,那我們就不會見到遼闊的草原。
貝殼如果因為心中的一粒沙而感到痛苦,那它永遠孕育不出珍珠。
流水如果因為前方的殘崖而感到痛苦,那我們永遠不會目睹費流橫下的壯觀。
成長,如果因為有了挫折而痛苦,那么人生將不會出現(xiàn)成功、幸福、希望。
挫折是成長之路上必經(jīng)的岔道口。一個人沒有了挫折的支撐,那他永遠也不會面臨選擇,去決定他下一步該踏上的旅程。張海迪如果沒有經(jīng)受挫折,那她永遠也不會成就她偉大的事業(yè)。馬克思如果沒有經(jīng)歷貧困,那他永遠不會成為革命的領頭人。
挫折是痛苦背后的曙光。如果你認為挫折是你的絆腳石,卡住了你的咽喉,凝固了你的血液,那么你錯了。在挫折中,蘊含了巨大的財富,你潛心挖掘,那么它送給你的便是成功的密鑰,引領你打開擋在你面前的每一扇大門。如果你棄之于不顧,那么它匯報你的將是一望無際的黑暗。
挫折抑制了荊棘鳥尋找的道路,它不斷的給荊棘鳥以狂風、暴雨、海浪。而荊棘鳥并沒有為此而恐懼,在穿過烏云之后,令它欣喜的是在陽光的照耀在熠熠生活照的荊棘刺!它成功了!而令它成功的,人們總不會聯(lián)想到挫折。
不少人嗟嘆自己財富微薄,挫折便是財富。我們需要挫折,需要它帶給我們無盡的思索。因為挫折也曾幾何時抑制了我們前進的道路。小時,我們跌倒了,為什么大了不會再跌倒?因為我們站起來了,我們克服了生命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挫折。大時,我們失敗過為什么有些人在失敗上停滯不前?因為他們怕了,怕再去經(jīng)受另一個挫折。
成長之中,我們都需要挫折來磨練。因為經(jīng)歷過挫折的生命,便是那絢麗無比的彩虹!
【點評】議論文需不需要文采?答案是肯定的。本文大量運用比喻論證,議論生動形象,通俗易懂。再加上廣征博引,正反對比論證方法的運用,觀點闡述很深刻。
梅花香自苦寒來
讀了蠶寶寶的話,讓我聯(lián)想頗多。是的,它們那皮開肉綻究竟是為了什么?也許,這個問題很好回答,它們蛻皮就是為了結繭、化蛾。對!他們就是為了這個。人們看重真蠶,喜愛華美的絲綢?墒遣灰,這華美絲綢的背后,是蠶寶寶們一次又一次皮開肉綻的蛻皮。沒有艱辛,哪來甘甜?真所謂"梅花香自苦寒來"!
我們?nèi)擞趾螄L不是這樣?每一次成功的背后,又何嘗不是艱辛?
司馬遷入獄之后,并不從此消沉下去,而是奮發(fā)圖強,歷盡千辛萬苦,終于寫出了被譽為"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離騷"的《史記》,流傳千古。李時珍走遍名山,嘗遍百草,向農(nóng)民、樵夫請教,在初稿被毀時仍不放棄,歷盡二十七年,終于寫出了《本草綱目》。宋應星的《天工開物》,不也是他歷盡生活艱辛、刻苦學習、虛心請教的產(chǎn)物嗎?
世界上一切的美好都砌筑在艱辛之上。神奇藥物606,不也是在失敗了605次之后才發(fā)明的嗎?沒有前605次的失敗,沒有605次的艱辛,又怎會有606的成功?沒有生活的種種磨難,偉大的樂圣貝多芬又怎會譜出它那不朽的《英雄》交響?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,這樣的精神在每一個偉人身上都得以體現(xiàn)。
"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"溫室里成長的花朵怎能耐住嚴寒的侵襲?愿我們爭作棵棵傲然挺立的青松。
【點評】:這篇作文不僅用標題點明論點,還開篇引用、分析材料,從中得出論點:"梅花香自苦寒來",既是論點又是道理論據(jù);本論部分采用舉例論證的方法,列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,事例之間有過渡,議論較充分;結尾再次引用詩句,強調(diào)論點,提出希望。不難看到,這篇文章還給我們提供了其他的借鑒:從論點看,考生的認識水平和情感水平都較高,因此立論的著眼點比較高,從論據(jù)看,考生閱讀面很寬,積累的原始材料較豐富;從論證看,議論文寫作方法、技巧掌握較嫻熟,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。當然,本文論證方法還不夠多樣,提出論點部分語言還不夠簡練,這些都是還需歷練的地方。
【素材庫】
材料一: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兩檐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(wǎng)。難道蜘蛛會飛?要不,從這個檐頭到那個檐頭有一丈余寬,第一根線是怎么拉過去的?原來,蜘蛛從一個檐裝潢起,打結,順墻而下,一步一步向前爬,小心翼翼,翹起尾部,不讓絲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,走過空地,再爬上對面的檐頭,高度差不多了,再把絲收緊,以后也是如此。
材料二:法國化學博士別涅迪克做實驗時,有一個燒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,他很好奇又一時找不到答案,就將燒瓶貼上標簽,注明問題保存起來。一天他偶然看見報道說,有兩輛客車相撞,情司機和乘客都被擋風玻璃碎片劃傷,他立刻聯(lián)想到這個燒瓶,經(jīng)過化驗,發(fā)現(xiàn)燒瓶曾盛過硝酸纖維素溶液,這種溶液蒸發(fā)后留下一層無色透明的薄膜,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護作用。如果將這種溶液用到汽車玻璃上,車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嗎?因為這個意外的發(fā)現(xiàn),別涅迪克博士獲得20世紀法國科學界突出貢獻。對此,有人評論說,創(chuàng)造需要機遇,更需要執(zhí)著的追求,也有人評論說,創(chuàng)造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困難,那么崎嶇,那么遙遠。
材料三:在"文革"中,一位老音樂家被下放到農(nóng)村為牲口鍘了整整七年的草,等他平反回來,人們驚奇地發(fā)現(xiàn)他沒有憔悴衰老。他笑道:"怎么會老呢?每天鍘草我都按4/4拍鍘的"而別一位音樂家--杰出的女鋼琴家顧圣嬰,在"文革"初期便自殺了。隱身在音樂的象牙塔中,當風暴襲來,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東西被踐踏時,她選擇了死亡來抗爭。
一個漁夫從海里撈到一顆大珍珠,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珍珠來到了城里的珠寶店。珠寶商把珍珠拿到手里仔細觀察一番后,對漁夫說:"如果這顆珍珠上面沒有這個小黑點,它將成為極品,價值不可估量。"
材料四:有一個殘缺的圓,在石子路上滾動,因為緩慢,它看到了沿途美麗的風景,收獲十分豐富。后來,它越滾越快,越滾越圓,結果因為速度過快,后來的路程中什么印象也沒有留下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