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理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17-01-12 18:32:54
訪八大山人的故居
屠岸
我小時候,見到母親常常臨摹的國畫中,有一幅八大山人的石頭。有人說那里贗品,母親卻不管,說即使是冒充的,那畫本身也還是好的,卻有八大山人的風格。由于母親的緣故,我對八大山人產(chǎn)生了欽慕之情。但對這位畫家的生平,卻不甚了了。那幅不知是贗品還是真跡的八大山人的畫,也在抗戰(zhàn)期間毀于日軍的炮火之中了。誰知過了四十多年,在母親去世多年之后,我卻有機會訪問了八大山人的故居。
那是一個陽光明朗的秋日,我和幾個同志由于偶然的機會,來到了南昌市南郊的青云譜。這里是八大山人的故居。門前有綠水環(huán)繞,那是一片池塘,又象一個小湖。一個農(nóng)家小女孩,在水邊晾曬稻谷。我們走過水上的石橋,到了門前。門上署“青云譜”三字,但門緊閉著。我們叩開側門,進入了庭院。
庭院內(nèi),小徑曲折,花木清幽。迎面撲來一陣濃香,仿佛芬芳的液體在向四處流溢。那是香水月季,正盛開。忽而又飄來一陣帶有甜味的清香,那是木樨花,盡管只有一點余韻了,卻還是那樣縷縷不絕。曲徑旁,一株老桂似在點頭迎接我們。接待我們的吳同志說,這株桂樹已是八百多歲的高齡了。這時,張九齡的一句詩:“桂華秋皎潔”浮上了我的腦際。
青云譜,原名梅仙祠,建于西漢,距今已有兩千多年。唐貞觀時改名太已觀。八大山人隱居的這里時,更名曰青云圃,有自耕自食之意。清乾隆時,有個狀元,改其名曰云青云譜,意為有譜可查。這名稱也就沿用下來了。然而我覺得,還是青云圃好。
八大山人本名朱耷,生于一六二六年,死于一七O年,活了八十一歲。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寧獻王朱權的第九代后裔。朱權封藩在南昌,因而朱耷也稱南昌人。一六四四年明亡時,朱耷十八歲。他對清朝的統(tǒng)治強烈不滿,有反清復明的想。他改了名字,做了和尚,又做道士,終身不仕清朝。他成了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,詩、書、畫三者均有很高的成就。擅長花鳥山水,而以花鳥成就為最高。書法用禿筆,有其特有的風格。他的詩,已搜集到一百多首,但有不少詩內(nèi)容隱晦,不大好懂。我們見到他的一張牡丹孔雀圖片。這幅畫上,除了石壁、竹葉、牡丹外,突出地畫了兩只拖著花翎子尾巴毛是三根。原來,清朝的大官們,帽子后面都拖著皇帝戴的“花翎子”,以標志官員等級,戴到三翎,就是最高的等級。而那塊站不穩(wěn)的、很快就要倒下的石頭,則是象征清朝的政權,畫上還題詩一首:“也雀名花雨竹屏,竹梢半墨生成。如何了得論三耳,恰是逢春坐二更。”三耳據(jù)說是暗示奴才聽主子吩咐時耳朵特別尖,象比常人多一只耳朵。當時大臣們每晨上朝強烈地諷刺了清朝的奴才和清朝的政權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