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理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17-01-12 19:14:42
曲江與樂游原
曲江這兩個字,念過唐詩的人,便會覺得耳熟,據(jù)傳說,這時秦是宜春院,漢是曲江,隋是芙蓉池,到了唐朝開元年間,大加修理,周圍七里,遍栽花木,環(huán)筑樓閣,可以任人游玩。雖不及現(xiàn)在的西湖,至少是可以比北平的北海的。唐詩上,隨便翻翻可以翻到曲江飲宴的題目。就是唐人小說上,也常常提到這地方,作為背景。我到了西安,就曾問人,曲江這地方還有沒有?同時念著那杜甫的詩,三月三日天氣新,長安水濱多麗人,和朋友開著玩笑。朋友答復(fù),都說還有遺址可尋。這在我們有點詩酸的人,就十分高興了。在一天下午,借了朋友的汽車,坐出南門,在那浮塵堆擁的便道上,馳上了一片土坡,那土坡高高低低,略微有點山形,在土坡矮處,有幾棵瘦小的樹,映帶著上十戶人家,在人家黃土墻外,有座木碑坊,上面寫了四個字,古曲江池。呵,這里就是了。當(dāng)時和兩個朋友,下了汽車,朝了人家走去。人家在洼地所在,門口是一片打麥場,東北西是土坡圍著,向南有缺口。四周看看一點水的地方也沒有。至于那四周的土坡,只是些荒荒的稀草,那時還有什么美景?但是據(jù)我的捉摸,這人家所在,便是當(dāng)日曲江池底,由南去灣灣的洼地,正是引水前來的池口。因為由洼地到土坡上面相差有四五十尺,輕易是填不起來的。大概多少還留著原來一點形跡。我和朋友都不免嘆了兩聲桑田城堞,在這黃黃的斜陽影里,說不出來是一種什么情趣。這地方就是樂游原,在漢朝的時候,春秋佳日,都人士女,都到這里來游玩。李太白的詞上說,樂游原上清秋節(jié),咸陽古道音塵絕。音塵絕,西風(fēng)淺照,漢家陵闕。這似乎在太白當(dāng)年,這地方已不勝有荊棘銅駝今昔之感的了。
武家坡
這三個字寫了出來,讀者不免要大大的嚇上一跳,這不是一出京戲的名字嗎?對了,這就是京戲上的武家坡。西安人很少舌尖音,水念匪,天念千,曲念檢。他們的秦腔時碳,有一出本戲,叫五典坡,是扮演薛平貴王寶釧的事,由拋彩球起,到算糧登殿為止。京戲可叫紅鬃烈馬。這五典坡,就在曲江池的南邊的深溝里。西安人念成五檢坡,京戲莫名其妙的,就改為武家坡了。這一道深溝,彎曲著由西向東南,在北岸上,有三個窯洞門,都封閉了,傳說那就是王寶釧為夫守節(jié)的所在。南岸隨著土坡,蓋了一所小廟,里面有王三姐和薛平貴的泥塑像,像后面土坡上有個黑洞,說是能夠點了油燈照著向這里上去,另外還有一篇神話。其實也不過是看廟的人,借此向游人訛錢罷了。薛平貴王寶釧這兩個人,本來是不見經(jīng)傳的,這武家坡當(dāng)然也有疑問。但是西安的秦腔班子,幾乎每日都有唱五典坡這出戲的,其叫座可知,那故事深入民間可知了。
雁塔
在科學(xué)會時代,恭祝人家雁塔題名,那是一句很吉祥的話。這雁塔在慈恩寺內(nèi),寺在曲江池西北角,到城約五六里路。這寺和別的寺宇不同的,就是在正殿之前,列著一層層的石碑,不下百十來幢。唐朝神龍年后,選取的進士,都在這題上人的芳名。而雁塔也就因為這樣流傳十人之口,直到于今,塔在殿后高高的土基上,塔門有唐朝褚遂良的圣教序碑,并沒有殘破,也是為賞鑒碑帖的人所寶貴的之一。這個塔和開封的琉璃塔,恰好相處在反面。那琉璃塔是實心的,只在塔心劃開一條縫,轉(zhuǎn)了上去所以塔里滑一寸木料。這雁塔卻是空心的,倚靠了塔墻,四周架了欄桿板梯,臨空上去。所以有三四個游人扶梯登塔的話,只聽到,登登的一片踏木橋聲,而且在上層的人,可以看到下層的人,便是其他的塔,也很少這種構(gòu)造的哩。這個廟,在隋朝叫無漏寺,唐高宗為文德皇后改造過,改名叫慈恩寺,直到于今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