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一輪中考復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,中考網(wǎng)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,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,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,熟悉答題思路,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(yōu)異成績!下面是《2018初中化學輔導之了解中考命題人的心理》,僅供參考!
中考是一次升學考試,中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轉(zhuǎn)折,中考是對一個學生"能力"的考察……其實,那些都是浮云學習方法網(wǎng)小編認為中考是一次考生與命題人的博弈!一次心理上的博弈!
如果你對中考仍然存在恐懼的心理,那么對不起,你很難考出理想的成績。相反,許多在中考中發(fā)揮的非常好的學生有兩大心理特點:1、我很輕松,沒有什么壓力,自己盡力了,沒什么好遺憾的;2、我已經(jīng)熟知命題人的想法,他那點"小九九"我全部了然于胸,沒什么可怕的。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這樣的學生第一是給自己減壓了,第二從心理上已經(jīng)"戰(zhàn)勝"了中考命題人!而許多學生考完了之后總是在扼腕痛惜自己考試太緊張了,沒有發(fā)揮好。這是典型的不自信的表現(xiàn)。不自信的人永遠無法成功!學會自信,這是心理戰(zhàn)的第一步。先要戰(zhàn)勝自己,這很關鍵。然后我再去挑戰(zhàn)命題人。
回到正題,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,中考出題人都有哪些心理。
首先,明確出題人的側(cè)重點,以雙基為根本,先保證就最基本的得分,然后再逐步提高難度,可是近年來,北京越來越強調(diào)綜合能力,所以對于知識點的要求越來越低,與往年的中考相比,所涉及的知識量明顯減少很多,知識量的減少,那么命題人就得動動心思了,不能每個人都考滿分吧,所以呢在知識上沒法加大難度了,那我就給你"挖坑",給你"新知識",看你還能不能見招拆招!
下面我想著重講解一下挖坑。什么叫挖坑?挖坑就是"陰人",我們總說,出題人多么多么陰險,這就是挖坑。而我們的學生對于化學,特別是簡單的化學題,往往大概掃一眼不仔細看就做出選擇或者寫出答案。這樣往往容易正中下懷,比如說,熟石灰用來改良酸性土壤,命題人僅需改一個字就能讓很多學生"噢~~~~","熟石灰用來改良堿性土壤",乍一看熟石灰確實是改良土壤的,但是"酸"性,而不是"堿"性。我在一次測試中,讓學生快速讀題快速選出答案,將近50%的學生毫不猶豫的跳進了這個"坑"里,這就是所謂的"不仔細",我在之前的"淺談北京2011中考第二輪復習--化學篇"中,提到了選擇題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做完,而且還要保證正確率,往往學生在快速上很容易做到,而且越往后越快,隨著題量的增加甚至能讀題讀一半就能所寫出答案,但是正確率確實就不敢恭維了。
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陷阱呢?可以自己梳理,通過歷年真題(近5年中考、近3年各區(qū)縣模擬原卷),找到類似這樣的題目,列出來,這樣以后就不會錯了;然后,就是各種下列敘述"正確"(或錯誤)的題了,這樣的題,命題人往往就修改一個很細小的環(huán)節(jié),這就要求學生對最基本定義的滾瓜爛熟。目前也沒有什么好辦法,就是強調(diào)記憶,例如,理科加油站的每日概念辨析中我通常會對定義做強調(diào),我所強調(diào)的往往就是考試挖坑的所在!對于學生自己而言,你可以把所以的定義都梳理出來,然后找出所有定義的"要素",這樣既鍛煉的自己的總結(jié)能力,也再次強化了基本功。在此僅以固體溶解度為范例:溶解度,在"一定溫度"下,"某固態(tài)物質(zhì)"在"100g溶劑"中達到"飽和狀態(tài)"時所溶解的"質(zhì)量",叫做這種物質(zhì)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。這就是溶解度的要素,100g溶劑是標準不能變,飽和是狀態(tài)也不能變,質(zhì)量是單位還是不能變,那么能變的是誰呢?溫度、物質(zhì)、溶劑,這3點成為了影響溶解度的關鍵!那么我們再做有關溶解度探究實驗的時候,那就以這3個量為變量,輪流控制變量,得出結(jié)論;而后,在問物質(zhì)的性質(zhì)的時候,你就該小心了,要同時考慮物質(zhì)的物理性質(zhì)和化學性質(zhì);問溶液(或混合物)成分時,要注意之前的"適量、過量"問題;再有刻度或者具體數(shù)值的時候,就不能說進來大概五分之一、二分之一水的話了,得有個具體的值了,這就是"坑",不然要刻度和具體數(shù)值干嘛?在計算題中,所謂的"坑"就是不讓你順順當當?shù)那蟪鲑|(zhì)量,最常見的"坑"就是給你各種體積,等著你用錯誤的方法"體積相加"。上述內(nèi)容,需要你仔細,在化學上就是說需要你思維的嚴謹性!
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(zhàn)不殆,就是你把"出題人"那點"小九九"了然于胸,換湯不換藥,這時你再與命題人博弈焉能不勝?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