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理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18-05-11 21:38:37
由于海底地殼隆起、海面上升,日本列島最終形成。日本列島南北兩端,均由大陸架和大陸斷續(xù)相連。也就是說,當時的“日本”還不是“列島”。
日本群島位于亞洲東部邊緣,在北緯31°~46°之間,由北海道、本州、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3,900多個小島組成,呈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。在第四紀時,由于日本海和臺灣海峽的沉降而形成今日的弧形列島。日本全部面積為37.7萬平方公里,其中四大島為36萬平方公里。日本群島的地理位置,是形成日本這個自然綜合體的前提。
地形
日本群島在水平地形上的特點是:島勢狹長,海岸曲折,海灣眾多,因而群島的任何地方離海岸都在100公里以內(nèi)。日本地表崎嶇多山,平原面積狹小,山地和丘陵在群島的地形中最占優(yōu)勢,據(jù)統(tǒng)計,日本國有75%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,其中純山地即占全國土地的60%。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與海岸平行,分內(nèi)外兩帶,內(nèi)帶位于日本海一側(cè),主要包括奧羽、越后、飛驒等較大山脈;外帶位于太平洋一側(cè),主要包括北上、阿武隈、關東、木曾、紀伊、四國、九州等山脈。日本群島的平原和低山僅占日本面積的13%,臨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本國最大的平原,面積1.6萬平方公里,海拔僅50米,其前身為東京灣的海底,如今是日本的政治、經(jīng)濟和文化中心。此外,還有名古屋附近的濃尾平原,大阪、京都一帶的畿內(nèi)平原等。
地震帶
日本群島是屬于環(huán)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環(huán),素以多火山地震著稱于世。全境火山可分為8列,即千島火山脈、那須火山脈、鳥;鹕矫}、富士火山脈、乘鞍火山脈、白山火山脈、阿蘇火山脈和霧島火山脈。其中霧島火山脈從九州南部向西南延至琉球群島,并與臺北大屯火山遙相連系。圓錐形的火山是日本最普遍、最重要的一種型式,富士山是其典型代表,此山原是一座活火山,已有百余年未見活動,山頂積雪、四時不化,有日本阿爾卑斯之稱。此外還有盾狀火山,但不如圓錐狀普遍,海拔1,592米的阿蘇山,即是一座典型的盾狀活火山,火山口至今還常噴出大量的煙氣和火山灰。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,地震帶分為兩列,日本海沿岸的稱內(nèi)側(cè)地震帶,太平洋沿岸的稱外側(cè)地震帶。大地震多發(fā)生在外側(cè)地震帶,危害性最大的地震區(qū)是在大阪、名古屋和東京附近一帶地區(qū)。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,引起海嘯,死傷17萬多人。
總結:在亞洲大陸的東部邊緣,經(jīng)過激烈的地殼變動,呈弧狀南北走向的日本列島的基本構架開始形成,并在更新世幾經(jīng)變化,而引起這種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,就是冰川的消長。
編輯推薦:日本知識點匯總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