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整理 作者:中考網編輯 2018-06-04 21:11:50
七、“集中”、“集中體現”類
1、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:不言代價與回報地履行責任。
2、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: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。
3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,集中到一點,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。
4、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:科學技術。
5、中華民族精神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集中體現:大慶精神、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、抗洪精神、載人航天精神、抗擊非典精神、三峽移民精神等。
6、體現共同富裕原則的經濟成分:集體經濟。
7、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。
八、“決定”類
1、決定一個國家民族未來的事業(yè)是:教育。決定人們一生命運的事業(yè)是:教育。
2、實現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就是: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。
3、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: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。
4、我國實行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決定因素是: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。
5、我國實行的分配制度的決定因素是:基本經濟制度。
九、“制度”類
1、我國的根本制度是:社會主義制度。
2、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:人民代表大會制度。
3、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:民族區(qū)域自治制度。
4、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是:公有制為主體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(fā)展。
5、我國的分配制度是:按勞分配為主體、多種分配方式并存。
6、我國的兩種制度指的是: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。
十、“核心”、“中心”類
1、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:為人民服務。
2、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:以經濟建設為中心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、堅持改革開放。
3、我國現代化建設各項工作的中心:經濟建設。一個中心指的是:以經濟建設為中心。
4、依法治國的核心是:依憲治國。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:愛國主義。
5、發(fā)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(huán)節(jié)是: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。
6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(yè)的領導核心是中國共產黨。
十一、“關鍵”類
1、控制人口增長的關鍵是:少生。
2、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發(fā)展,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大力發(fā)展生產者。
3、對于發(fā)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(yōu)越性,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、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,具有關鍵性作用的是:國有經濟。
十二、“目的”、“目標”
1、基本路線確定的奮斗目標: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。
2、改革的根本目的是: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、比較定型的制度,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。
3、在實際工作中,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:發(fā)展。
4、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根本目的是:控制人口數量、提高人口素質。
5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:教材P114“六個更加”。
6、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:實現最高理想(共產主義)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