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驗類型分為兩類:
測量型實驗
測量型實驗是指運用測量工具直接或間接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。一般是實驗探究題的第一題,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一般為2-6分。
初中物理測量型實驗主要有直接測量型和間接測量型兩種,共15個實驗。
直接測量型實驗
直接測量型實驗考查考生的獨立操作能力,通常會在實驗第一題考查。溫度計、天平、刻度尺和彈簧測力計幾乎是每年必考的,電流表、電壓表即使不出現(xiàn)在實驗題的第一題也會穿插在第二或第三題的電學實驗中。
直接測量型實驗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讀數(shù)的注意事項。
直接測量型實驗:
1.用溫度計測量溫度
2.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
3.用電壓表測量電路兩端的電壓
4.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(zhì)量
5.用量筒測量物體的體積
6.用毫米刻度尺測量長度
7.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
8.用電能表測量用電器消耗的電能
解題技巧:
平時要牢記常規(guī)實驗器材和儀器的原理和正確使用方法;讀數(shù)時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,根據(jù)實驗要求選用量程和分度值合適的測量工具。
例1:
。1)如下面左圖所示,用甲、乙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,甲測量的結果是____,甲尺的分度值是____;乙測量的結果是______,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,使用______刻度尺測量較準確.
。2)如下面右圖所示,秒表的讀數(shù)為____s.
解析:
試題解析:
由圖知:(1)甲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個小格,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cm,即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;木塊左側與2.0cm對齊,右側在5cm和6cm之間偏向5cm一側,估讀為5.2cm,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=5.2cm-2.0cm=3.2cm;
乙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,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,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;木塊左側與2.00cm對齊,右側在5.1cm和5.2cm之間偏向5.2cm一側,估讀為5.17cm,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=5.17cm-2.00cm=3.17cm;所以使用乙刻度尺較準確.
(2)秒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.5min,指針在5min和6min之間,略偏過中線;大盤的分度值是0.1s,而大盤指針在37.5s,因此秒表讀數(shù)為5min37.5s=337.5s.
故答案為:(1)3.2cm;1cm;3.17cm;1mm;乙;
(2)337.5
間接測量型實驗
分析近幾年的實驗題,間接測量型實驗仍是中考實驗題的主角,“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”和“用伏安法測電阻”幾乎是每年必考的實驗。
間接測量型實驗共5個
1.用刻度尺、秒表測平均值
2.用天平、量筒測物質(zhì)密度
3.用刻度尺、彈簧測力計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
4.用電流表、電壓表測電阻
5.用電流表、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功率
解題技巧:對這類實驗,要在掌握其實驗原理的基礎上,分析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測量這些量,然后確定選擇哪些實驗器材,涉及實驗步驟、實驗數(shù)據(jù)記錄表格,分析實驗注意事項,總結實驗結論,并會分析實驗的誤差及其產(chǎn)生的原因。平時復習時,要重視實驗器材的選擇和正確使用方法;要重視實驗過程和實驗方法;要注重實驗現(xiàn)象和實驗數(shù)據(jù)的分析、歸納、演繹推理;要注重結論的表達及應用。
例2.
小明在“測小車的平均速度”的實驗中,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:小車從帶刻度(分度值為1cm)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,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、B、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(數(shù)字分別表示“小時:分:秒”)
。1)該實驗中要根據(jù)公式進行速度計算。
。2)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,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填“大”或“小”)。
。3)小車從A到C的速度等于m/s。
。4)由實驗看出,小車下滑過程速度越來越,是在做運動。
例3.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,當閉合開關后,兩個電壓表的指針偏轉均為圖乙所示,則R1兩端的電壓為_____V,R2兩端的電壓為_____V.
試題解析:
。1)由電路圖知,兩電阻R1與R2串聯(lián),電壓表V1測電源電壓,電壓表V2測電阻R2兩端的電壓;
電壓表V1示數(shù)大于電壓表V2示數(shù),兩個電壓表指針偏轉角度相同,則電壓表V1量程是15V,電壓表V2量程是3V;
。2)電壓表V1量程是15V,最小分度值是0.5V,電壓表示數(shù)U1=6V;電壓表V2量程是3V,最小分度值是0.1V,電壓表示數(shù)是1.2V;則電阻R2兩端的電壓U2=UV2=1.2V,由串聯(lián)電路特點知,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=UV1-UV2=6V-1.2V=4.8V.
故答案為:4.8;1.2.
新初三快掃碼關注
中考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每日推送學習技巧,學科知識點
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!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