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2023-08-19 16:33:15
地圖
1.地圖分類:自然地圖和社會經(jīng)濟地圖。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、氣候圖、水文圖、植被圖等
社會經(jīng)濟地圖包括工業(yè)圖、農業(yè)圖、商業(yè)圖、交通圖、人口分布圖等。
2.地圖三要素:方向、比例尺、圖例和注記。
(1)地圖上的方向:
①有指向標的地圖,指向標箭頭一般指向北方;
②沒有指向標的地圖,通常采用"上北(N)下南(S),左西(W)右東(E)"來確定方向。
③在有經(jīng)緯網(wǎng)的地圖上,根據(jù)經(jīng)緯線判斷方向,經(jīng)線指示南北方向,緯線指示東西方向。
(2)比例尺:就是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。
公式:比例尺=圖上距離:實地距離;
①比例尺是個分數(shù)式,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。
②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,比例尺越大,表示的范圍越小,內容越詳細;比例尺越小,表示的范圍越大,內容越簡略。
④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式:文字式、數(shù)字式、線段式。
世界的地形
1.五種地形類型:地形分為平原、高原、山地、丘陵和盆地
2.地形高度的表示方法:相對高度和海拔高度,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;相對高度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。在地圖上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的大小。
3.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:
平原:海拔較低(200米以下),地面平坦廣闊;
高原:海拔較高(500米以上),地面起伏不大,邊緣陡峻;
山地:海拔較高(500米以上),坡度陡峻,溝谷較深;
丘陵:海拔不高(500米以下),坡度和緩,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;
盆地:周圍高,中間低。
學看地形圖
1.概念:
等高線:指的是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的線。
等高距: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。
2.如何畫和判讀等高線圖?
等高線上的數(shù)值為海拔,單位為米,數(shù)值越大,即海拔越高
3.陡坡和緩坡的等高線區(qū)別:等高線稀疏坡度緩,等高線稠密坡度陡。
4.山頂、鞍部、陡崖、山脊、山谷等地形部位的等高線表示方法:
①鞍部:兩個山頂之間低洼的部分 ②陡崖:等高線重合或相交的地方
③山脊:等高線向低處彎曲的地方 ④山谷: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地方(容易形成河流)
地球的形狀
1.①歷史上首次實現(xiàn)了人類環(huán)繞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西班牙(國)的麥哲倫;
②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一個兩極稍扁、赤道略鼓的不規(guī)則球體。
2.地球有多大: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,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;地球的表面積為5.1億平方千米。
地球儀
1.緯線與緯度
(1)緯線的特征:
a都指示東西方向;
b形狀都是圓(極點除外);。
c長度不相等,其中最長的緯線是赤道;從赤道向兩級緯線的長度越來越短。
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,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、北兩個半球。
(2)緯度的劃分:
①赤道的緯度是0°,赤道以北稱為北緯(用字母N表示),赤道以南稱為南緯(用字母S表示)。
②北極的緯度是90°N,南極的緯度是90°S。
③從赤道向兩級,緯線的度數(shù)逐漸增大。
(3)低緯度范圍是0°-30°;中緯度范圍是30°-60°;高緯度范圍是60°-90°。
(4)南北緯判讀方法:
2.經(jīng)線與經(jīng)度
(1)經(jīng)線的特征:a都指示南北方向;b形狀都是半圓;c長度都相等,
(2)經(jīng)度的劃分:
①把經(jīng)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(jīng)線作為經(jīng)度的起點線,又叫本初子午線線,其經(jīng)度為0度。
②從0°經(jīng)線向東的180°稱為東經(jīng)(用字母E表示),以西的180°稱為西經(jīng)(用字母W表示)。
③經(jīng)度變化規(guī)律:由0°經(jīng)線向東西逐漸增大,一個經(jīng)線圈由2條經(jīng)線組成,它們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。如50°E和、140°W和都能組成經(jīng)線圈。
(3)東西經(jīng)判讀方法:隨著地球自轉的方向:度數(shù)遞增為東經(jīng),度數(shù)遞減為西經(jīng)。
(4)東西半球的劃分:20°W,160°E
地球的運動--地球的自傳
1、地球自轉的方向:正面和側面-自西向東,北極-逆時針方向,南極---順時針
2、自轉周期:一天或24小時。
3、生活中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白天、黑夜的的交替,證明地球的自轉。
4、地球自轉的速度:15°/小時
5、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
(1)唇夜更替
(2)時間的差異:同緯度地方,位置偏東的地方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。經(jīng)度每隔15°劃分為一個時區(qū),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(qū)。
區(qū)時計算的原則:東早西晚,東加西減,東多西少。
地球的運動--地球的公轉
1、公轉方向:自西向東
2公轉周期:一年或365天
3、公轉過程:
(1)春分日(3月21日前后)太陽直射赤道,全球晝夜平分(相等)
(2)夏至日(6月22日前后)太陽直射北回歸線,北半球晝短夜長,北極圈內出現(xiàn)極晝,南極圈內出現(xiàn)極夜。
(3)秋分日(9月23日前后),太陽直射赤道,全球晝夜平分(相等)
(4)冬至日(12月22日前后),太陽直射南回歸線,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,北極圈內出現(xiàn)極夜,南極圈內出現(xiàn)極晝。
4、地球公轉產(chǎn)生的地理意義
(1)四季的變化:春暖、夏熱、秋涼、冬寒
(2)四季的形成:春季:3、4、5月,夏季:6、7、8月,秋季:9、10、11月,冬季:12、1、2月
南北半球的季節(jié)正好相反。
(3)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
(4)五帶的形成:
五帶劃分的依據(jù):不同緯度地區(qū)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
五帶名稱:熱帶、南溫帶、北溫帶、南寒帶、北寒帶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