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 2023-08-21 20:19:07
一、詩歌的分類
詩歌按時代可分為古典詩歌和現(xiàn)代詩歌(舊體詩)兩大部分。
古典詩歌又有古體詩(又名古詩、古風)、近體詩(又名今體詩、格律詩)、詞(又名詩余、長短句、曲詞、曲子詞)、曲等幾種不同形式。
古體詩就是古代的自由詩,形式自由,篇幅不限,每句字數(shù)不定(指雜言),不講對仗,押韻自由等。它有四言古詩(最早出現(xiàn)于(詩經(jīng)》)、五言古詩(成熟于漢,如《古詩十九首》)、七言古詩(成熟于唐代,如《長恨歌》)、樂府詩(標題有的加上“歌”“行”“引”“曲”“吟”“弄”等名稱,如《琵琶行》)等形式。
近體詩鼎盛于唐代,除排律外,篇有定句,句有定字,字有定聲,韻有定位。它有絕句和律詩兩種類型,絕句分五言絕句(五絕)、七言絕句(七絕)兩種,律詩分五言律詩(五律)、七言律詩(七律)、排律三種。
詞鼎盛于宋代,按字數(shù)多少,分為小令(58 字內(nèi))、中調(diào)(59 字至 90 字內(nèi))和長調(diào)(91 字以上)三種形式。詞調(diào)有定格,句有定數(shù),字有定聲,韻有定位。
曲鼎盛于元代,有散曲和雜劇兩種形式。散曲又有小令(短小的曲子)和套數(shù)(又名“套曲”)兩種形式。
二、詩歌題材內(nèi)容
中國古典詩歌浩如煙海,但常見題材總是有限的。相同題材的詩歌在“表達技巧”和“思想感情”上往往有相似、相通之處。學一首詩歌,爭取“讀一首詩,知一類詩”;在考場上,完全可以“知一類詩,通一首詩”,即先從內(nèi)容人手,根據(jù)該詩歌的內(nèi)容,將其歸類到某一題材,再由類及篇推斷其寫作手法及具體內(nèi)涵,即合理猜想該詩歌大致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,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。
初中所學古詩詞曲題材可分為十類:
1.壯志豪情,2.建功報國,
3.憂國憂民,4.即事感懷,
5.詠史懷古,6.邊塞征戰(zhàn),
7.思鄉(xiāng)懷人,8.酬贈送別,
9.山水田園,10.純真愛情。
三、古代詩歌閱讀方法
1.看標題。
標題是詩歌內(nèi)容和形式等信息的豐富載體,是我們理解詩歌的重要切人點。標題蘊含的信息可以從以下六個方而來"讀”:①“讀”標題表明的詩歌題材;②“讀”標題揭示的寫作時間、地點、對象、事件、主旨;③“讀”標題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調(diào);④“讀”標題交代的寫作緣由或目的;⑤“讀”標題揭示的作品線索;⑥“讀”標題暗示的詩歌表達技巧。
2.明作者。
“文如其人”“詩言志”。任何一個詩人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人生經(jīng)歷。每一首詩詞的問世,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,都和作者的性格及當時所處的背景密切相關(guān)。如時代不同,精神迥異;詩人不同,詩風各異;境遇不同,詩情有別。因此,在閱讀鑒賞詩詞時,應(yīng)結(jié)合作者的相關(guān)資料,如作者所處的時代環(huán)境、生活經(jīng)歷、精神風貌以及作品的主要風格等。
3.觀注釋。
注釋往往暗示著重要信息,一定要仔細審讀。詩歌注釋蘊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:①介紹寫作背景→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;②介紹作者→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?qū)懽黠L格;③介紹疑難詞語地名,幫助讀懂詩句;④介紹相關(guān)詩句→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;⑤提供與“此詩作于作者貶官(或流放)之際”類似的注解→與抒發(fā)詩人仕途失意、對現(xiàn)實不滿,或報國無門、壯志難酬、憤懣孤寂等情感有關(guān)。
4.抓關(guān)鍵詞。
中國古典詩歌大都篇幅短小,語言高度凝練概括、含蓄而具有跳躍性。因此,讀詩歌不能匆匆一掃而過,而應(yīng)一個字一個字地品讀,抓住詩歌中的關(guān)鍵詞句,邊讀邊思考其深意,力求還原詩歌畫而,迅速把握情感基調(diào)。
關(guān)鍵詞類型:(1)情感語,如悲、喜、愁、恨、悵、獨等。(2)景物語,如枯藤老樹昏鴉,小橋流水人家,古道西風瘦馬。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(3)動詞、虛詞等。
5.抓意象。
“意”,就是作者的思想、情感、意念。“象”,就是物象、形象。“意象”就是意中之象,是客觀物象經(jīng)過作者的感情活動而創(chuàng)造出來的獨特形象。意象在表達詩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兩種:①渲染氣氛,營造意境。②寓情于景,情景交融。
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
(1)月亮: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(xiāng)、念親的標志,多傳達離愁別恨、寂寞思歸之情。如:①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君直到夜郎西。②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③曉鏡但愁云鬢改,夜吟應(yīng)覺月光寒。
(2)菊花:象征堅貞高潔。如: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
(3)浮萍:多傳達漂泊之感。如: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(4)梧桐:凄涼悲傷的象征。如:無言獨上西樓,月如鉤。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。
(5)杜鵑鳥:凄涼悲傷的象征。如:楊花落盡子規(guī)啼,聞道龍標過五溪。
杜鵑鳥,又名杜宇、望帝、子規(guī)、布谷,古代神話中,蜀王杜宇(即望帝)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,自己隱居山林,死后化魂為杜鵑。于是古詩中的杜鵑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,常與悲苦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因叫聲似“不如歸去”,常借以表現(xiàn)懷念故鄉(xiāng)情感、抒寫離愁別恨;借用杜鵑啼血的意象,表達憂國志士的忠誠、愛國之意;由于杜鵑啼叫之時,春天的花已經(jīng)落了,詩人也以杜鵑的出現(xiàn)來惋惜百花凋零、春已歸去的情況。
(6)鴻雁:多傳達思鄉(xiāng)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。如:塞下秋來風景異,衡陽雁去無留意。
蘇武牧羊時曾把書信縛在雁足之上帶回祖國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“鴻雁傳書”。所以“鴻雁”常借指書信,表示盼望、惦念外出之人的音訊,傳達思念之情,也表達游子漂泊思鄉(xiāng)之情;因大雁總是結(jié)隊遷徙,途中常有掉隊的孤雁,詩人常用“孤雁”“孤鴻”“斷鴻”來喻人,表達或孤獨、或孤高、或受盡迫害等情感。
(7)酒:多表達豪情、悲愁、苦悶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。如:①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盤珍羞直萬錢。②濁酒一杯家萬里,燕然未勒歸無計。③酒酣胸膽尚開張,鬢微霜,又何妨!④一曲新詞酒一杯,去年天氣舊亭臺。
(8)羌笛:多傳達離別之苦、相思之情和內(nèi)心的孤寂情緒。如:①中軍置酒飲歸客,胡琴琵琶與羌笛。②羌管悠悠霜滿地,人不寐,將軍白發(fā)征夫淚。
(9)夕陽:多傳達凄涼失落、蒼茫沉郁之情與懷古幽情。如:①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②四面邊聲連角起,千嶂里,長煙落日孤城閉。③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
(10)浮云: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或所遇困難、障礙。如: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緣身在最高層。
(11)柳:漢代以來,常以折柳相贈來寄托依依惜別之情。如: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(12)落花:多傳達青春易逝、人生無常的深沉喟嘆和哀愁。如:①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②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。小園香徑獨徘徊。③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(13)草木: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,抒發(fā)盛衰興亡的感慨。如:①國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②樹木叢生,百草豐茂。
(14)蓮:因為蓮出淤泥而不染,詩人借蓮喻不同流合污的節(jié)操。又由于“蓮”與“憐”音同,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,借以表達愛情。
南朝樂府《西洲曲》:“采蓮南塘秋,蓮花過人頭;低頭弄蓮子,蓮子青如水。”“蓮子” 即“憐子”,“青”即“清”。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,語意雙關(guān),采用諧音雙關(guān)的修辭,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 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。
(15)東籬:表現(xiàn)悠然自得、超凡脫俗的生活情趣,高雅、疏淡、飄逸的情趣和潔身自好的品格。
陶淵明的《飲酒》 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,李清照的《醉花陰》“東籬把酒黃昏后,有暗香盈袖”。
(16)浮云:漂泊不定的云,在詩詞中,常被看成是行蹤不定、任意東西的游子;另外,浮云也往往比喻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邪惡勢力,比喻奸臣。
例如,李白《送游人》“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”,韋應(yīng)物《淮上喜會梁州故人》“浮云一別后,流水十年間”;王安石的《登飛來峰》: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緣身在最高層。”李白《登金陵鳳凰臺》“總為浮云能蔽日,長安不見使人愁”。(第10條補充)
以上意象經(jīng)過歷代詩人創(chuàng)造,已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意象,具有相對穩(wěn)定的感情色彩。但也不能一概而論,如王之渙《登鸛雀樓》中的“夕陽”并不凄涼,而是表現(xiàn)詩人激昂的情懷。“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”“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”中的柳就絲毫沒有惜別傷懷之意。所以具體詩歌還應(yīng)具體分析。
6.知典故。
典故,指詩歌中運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來歷出處的詞語。運用典故的目的,不外乎作者的自比、類比和反比。讀懂典故,最重要的就是將典故所蘊含的思想、內(nèi)容與詩歌所要表達的主旨聯(lián)系起來思考,這樣才能體會用典的妙處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