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合 2010-06-18 16:48:13
三.水資源利用
【熱點背景】
<一>.西南大旱
最近以來,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廣西和重慶西南五省市持續(xù)嚴重干旱。其中云南秋、冬、春連旱,出現(xiàn)百年一遇旱情,貴州秋冬連旱,出現(xiàn)80年一遇旱情。據(jù)國家防總辦公室統(tǒng)計,截至3月26日18時,云南、貴州、廣西、重慶、四川5省(區(qū)、市)耕地受旱面積9500萬畝、占全國的84%,作物受旱7034萬畝,重旱2539萬畝、干枯1487萬畝,待播耕地缺水2466萬畝;有1893萬人、1173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,分別占全國的80%和75%。
近幾年安徽對有關(guān)“水”的問題,主要考查了水資源的污染和保護、節(jié)約用水、凈化,以及硬水和軟水的區(qū)別等,對水的組成(即電解水的實驗)還沒有考到。
【相關(guān)試題】
1、2009年“中國水周”的主題是:“落實科學發(fā)展觀,節(jié)約保護水資源”。下列認識和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()A.洗菜、洗衣、淘米的水用來澆花、拖地、沖廁所
B.加強工業(yè)廢水的排放監(jiān)控,堅持達標排放
C.合理施用農(nóng)藥、化肥,以減少水體污染
D.淡水資源豐富,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
2、“人離不開水,沒有水就沒有生命”。在生產(chǎn)自來水的過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質(zhì)是()
A.明礬B.漂白粉C.臭氧D.硫酸銅
3、水是生命之源,我們應(yīng)該了解水、愛護水資源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()
A.為使水中的懸浮雜質(zhì)沉降,可在水中加人適量的明礬
B.自來水廠常用ClO2消毒,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+2
C.通過過濾的方法可以將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(zhì)與水分離開來
D.5mL水和5mL酒精混合,溶液體積小于10mL,說明分子間有空隙
4、2010年3月22日是“世界水日”。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(chǎn)密切相關(guān)。請回答以下問題:
(1)生理鹽水中的溶劑是。
(2)保護水環(huán)境、珍愛水資源,是每個公民應(yīng)盡的責任和義務(wù)。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(填序號)。
A.大量使用化肥農(nóng)藥B.工業(yè)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
C.使用含磷洗衣粉D.生活污水直接排放
(3)在水蒸發(fā)的過程中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填序號)。
A.水分子不斷運動B.水分子之間間隔不變
C.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D.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質(zhì)
5、為了探究“不的凈化”過程,某實驗小組從護城河中取了水樣,觀察到:
A.水樣呈黃色,有異味B.水樣渾濁,有固體小顆粒,F(xiàn)對水樣進行如下處理:
⑴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攪拌溶解,靜置一段時間后,進行(填操作名稱),除去固體小顆粒,再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,利用其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,該過程屬于變化(填“物理”或“化學”)。
、仆ㄈ肼葰鈿⒕,得到自來水,發(fā)生的反應(yīng)如下:Cl2+H2O=HCl+HClO(次氯酸)。請判斷,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。⑶為了判斷得到的自來水是硬水或軟水,可加入進行檢驗。
、葘⒆詠硭麴s得到純凈水,把下列物質(zhì)分別加入純凈水中,用玻璃棒不斷攪拌,能形成無色溶液的是(填序號)。A.粉筆灰B.硫酸銅C.蔗糖D.食用油
<二>.青海省玉樹縣2010年4月14日晨發(fā)生兩次地震,最高震級7.1級,震中在縣城附近,截止至25日下午17時,地震已造成2220人死亡,70人失蹤,12135多人受傷。有關(guān)地震后生活資源尤其是水資源的使用。
1、在災(zāi)區(qū)為防止疾病傳染,需對河水處理后方可飲用。常用的措施有:
、偌訜嶂蠓孝谙劲圻^濾④自然沉降,較合理的順序為()
A.③①②④B.④①③②C.④③②①D.③①④②
2、在災(zāi)區(qū)凈化水的方法有:①過濾②加明礬吸附沉降③蒸餾④消毒殺菌。要將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,應(yīng)選用的方法和順序為()
A.①②③④B.②④①③C.②①④D.①③④
3、在災(zāi)區(qū)需對河水處理后方可飲用,其中混水澄清法:用明礬,硫酸鋁、硫酸鐵或聚合氯化鋁作混凝劑,適量加入混水中,用棍棒攪動,待出現(xiàn)絮狀物后靜置沉淀,水即澄清。沒有上述混凝劑時,可就地取材,把仙人掌、仙人球、木棉樹皮等搗爛加入混水中,也有助凝作用。其凈水原理是()
A.過濾B.消毒殺菌C.蒸餾D.吸附沉降
4、另一種飲水消毒法:煮沸消毒效果可靠,方法簡便易行。也可用漂白粉等鹵素制劑消毒飲用水。按水的污染程度,每升水加l-3毫克氯,15-30分鐘后即可飲用。其凈水原理是()
A.過濾B.利用高溫和化學方法消毒殺菌C.蒸餾D.吸附沉降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